十一月 29TH, 2006
By OLDMONK
一个人走路虽然自由自在,可难免会闷,闷了有时就照自己的影子玩,居然照了不少。

泸沽湖小落水村

从明永徒步去雨崩的路上。旁边就是澜沧江

清晨在哈巴雪山海拔4200米处的大本营 , 那天下午14:00左右登上哈巴顶峰

傍晚的西当。当时快累屁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拍完后顺便撒尿,在沙漠上画了一幅画

艾丁湖。地上都是盐碱

在敦煌鸣沙山上。从沙坡滑下去后,以后几天浑身都是沙子,洗了好几次澡才洗干净。

华山。 当时从华山另一条路下山的时候拍的。

冬天的定日

香筑的清晨。本来正在迎着太阳拍日出,回头一看自己影子这么长,随手就拍了一个
今天
在阿尔及利亚的WP
在MSN上和俺说
他在撒哈拉沙漠看到
一只
野狼
他命令
司机
开车去追
结果
不小心
压死了那支狼
他
懊悔
这事
让俺想起
当年
在
阿里的时候
去
岗仁波齐
的路上
看见
一群
黄羊
司机开车去追
俺们
很兴奋
不停的
照相
其他车上的旅友
看见了
痛骂俺们
“你们!!”
“想累死黄羊么!!”
醒悟
很是愧疚
旅友们拿着大炮
对着俺
狂拍
估计
是要加个
虐待动物元凶的标题
发到网站
上
以后
不会
去
追逐
野生
动物了
荒野中的生命
活的
不容易
不过
牛肉
我还是
要吃.
这算不算是
不尊重生命?
如果不吃
是不是
对
自己
生命的
不尊重?
想不明
Avalon在数码相机的突发奇想 留言中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设想,就此和他在msn进一步聊了聊。感觉他提出的设想很妙,如果真能实现,就酷毙了!
聊天内容如下:
avalon 说:
呵呵,关于数码相机的突发奇想
我给你回了一个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哦?
avalon 说:
瞎说两句,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我是觉得将来很有可能对镜头的要求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镜头的很多功能会转到处理器上
avalon 说:
但我觉得是这样,现在处理器能对数据作处理,但不会增加熵,高质量的镜头就是要采集更多的熵,这是个守恒的关系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嗯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看到你的评论了 , 很绝妙的想法!
avalon 说:
我希望能有个3d camera出来,就好比现在的d3d或ogl渲染一样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嗯,要是真有就酷了,有没有可能通过双镜头,或多镜头,估算出每个象素的景深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也不要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可能只要通过变焦镜头,把真个变焦过程走一遍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通过评估哪些像素在什么时候最清楚,最锐利,来估算出这个像素位置的距离
avalon 说:
也可能,如果能用计算机控制镜头的参数,应该也可能估算出真正的景深
avalon 说:
这样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随便制定背景的虚实了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嗯,我有个朋友他做自动质量检测,就是通过镜头的变焦来获取产品的高度数据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要不你给申请专利吧
avalon 说:
那样的话,所有的摄影技巧都不要了,只要在计算机上后期处理好了
avalon 说:
呵呵,这要早些光学书来看看,要推到些公式才行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嗯
Oldmonk( http://www.doyj.com ) 说:
我把我们这段谈话扔到blog上了
http://www.doyj.com/wp-gallery2.php?g2_itemId=30
gallery现在的模版不显示description,不方便给照片加注释,以后要改,现在就将就着看吧。
我自己印象很深的是下面两张:

重安江上的三桥,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年代,没记错的话桥的建筑时间间隔近百年。 重安江的清澈从这个角度一览无余。第二天下了雪,有机会拍三桥瑞雪,可惜相机在头一天坏掉了,没拍成。能看到已是太好的运气,不敢抱怨什么了。
436
这个小孩是在一个西族的村庄看到的。西族是不属于56个民族的一个小民族,在当地得到承认,身份证上写着西族。整个族很小,只分布在重安江一带,我们所知道的只有一个村 ,百多户人口。那个村我们去的时候大多户只剩下老人孩子,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整个村子穿民族服装的人很少,据村民说平常穿的只剩下一个老奶奶,偏巧还不在村里。只好出钱请两个年轻姑娘穿起来让我们看,她们穿戴得时候就看见这个小孩子在门内一直静静的看着我们,眼光里有着他那个年龄不该有的一种淡淡忧郁。
现在的数码单反机的镜头还是基本沿用原先传统相机的方式。好的镜头非常贵,价格从几千至几万人民币都不鲜见,这是因为对镜头有很多要求,除了对焦准确,还要抗畸变等等。而且镜片会热胀冷缩,但镜头要保证在不同温度下具有同样的效能,这也造成做一个在很多环境下都能使用的好镜头很难。
今晚突发奇想,随着处理器的发展,能否把镜头的很多功能交给处理器来做呢? 处理器不会受温度影响,而且成本应比研磨一个高质量的镜片组低很多。将来的镜头只要几个镜片即可,可能连对焦都不需要,只要能按照一定的协议让CCD采集到外部光线即可,而CCD采集的不是最后的图像,需要处理器运算过后才能生成最后见到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