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文章里,又把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翻了出来,开篇有段有趣的文字:
“为了多赚几毛钱,有人把染了菌的针筒再度卖出,把病毒注入健康人的身体里去。为了享受物质,有人制造假的奶粉,明明知道可能害了千百个婴儿的性命。为了逃避责任,有人在肇事之后,回过头来把倒地呻吟的人瞄准了再辗过一次……”“我曾经问一位电视编剧:‘为什么这么多古装历史剧?’他的答案阿很简单:‘为了安全。’”……
这段酷似描写中国现状的话,其实是在描写80年代初的台湾。台湾96年实行总统直选,2000年实现政权轮替, 距离龙应台发表文章的距离时间分别为12年和16年。既然说文中的台湾很像23年后的中国,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预测在16年后,大陆也能实现最高行政元首的直选呢?
本来写了大段的分析文章,后来觉得都是废话,全给删了。提出这个想法只是想把这种希望,这个问题抛给大家。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是太荒谬的逻辑,那就当笑话听好了
。
一个多星期前小搞向我强烈推荐一部小说:《The Kite Runner》,国内译做《追风筝的人》。 小说的详细介绍在豆瓣里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作者是阿富汗裔的美国人Khaled Hosseini,生于1965年,在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随全家逃到了美国,现在加州当牙医,《The Kite Runner》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主人公是一个阿富汗富家少爷,从描写幼年时他和父亲仆人儿子哈桑的友谊入手,在30年的时间跨度里,作者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关于友谊,懦弱,爱,恨,背叛,逃避,赎罪,承诺及责任的故事。 小说刚好发表在美国阿富汗战争开打后,很快就上了各大排行榜,收到各方的极高评价。
整篇小说里贯穿着主人公时时刻刻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探究,反省与自责,让读者经常设想如果自己在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深入探求人物内心世界的好小说了,这里不多说,推荐大家自己去看吧。 小搞对这个小说评价极高,我觉得是个很不错的小说但感触没有她那么多,可能是因为读的时候太囫囵吞枣了。
周末去mmg家蹭完饭后,和mmg夫妇一起去放了一会风筝。 那天的天气很好,风筝迎着夕阳迅速漂向蓝蓝的天空,很快把线都给放完了。风筝在高高的天空里悠哉悠哉的飘荡,把耳朵贴近风筝线,听到极细的嗡嗡声。望着细细的风筝线斜向天上延伸开去,渐渐不见,心想:这声音是天空对我们说的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