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吃过整整两年的中药,还吃过一年的偏方,期间还看过一些中医书(包括大学中医教材),看到很多人对中西医争论不休,忍不住也谈些自己的看法。中医有很多优缺点,被别人说过多次的,我就不重复了,这里谈谈大家说得比较少而又很重要的三个特点:
1.崇老
中医理论基本还是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推崇祖传秘方。 记得《大宅门》热播的时候中央台请一些人探讨中医,讨论时言必称祖宗们是怎么做的,满口的推崇,对现在充满鄙夷。 而西医在希波克拉底时代也是类似中医的草药,但人家在100多年前就抛弃掉了。后来的青霉素,到现在的基因疗法,可以说日新月异。
一个行业如果总是认为过去是更好的,推崇先人,把上前年前的理论奉为圭皋,而自己没有创新的勇气,很难让我相信这个行业会有发展,会有什么光明的将来
2.知识的传播极不通畅
西医的最新研究结果绝大多数都能见诸论文,在互联网,图书馆里都能免费的查到最新的西医论文。 所有研究者都以自己的论文被别人引用为荣,这样大家的知识得到充分的交流,每个西医研究都是站在全世界成千上万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前行,自然更容易获得突破。 而研究者的利益则通过专利制度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而在中医圈里,大家推崇的是秘方,一旦知道哪个药方有奇效,不是立刻公之于众与大家分享,而是千方百计不让别人知道,好保证自己独享利益。 传诸后世时还经常有传男不传女之类的习俗。这样每个新的中医研究者,他研究的基础基本还是上千年前的那几本医书,很多东西要自己从头琢磨。人家西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中医呢,要自己腿着前进,只会被越拉越远。
进入现代后,也能见到有中医的论文了,但几千年沉积下来的陋习还在这个行业中根深蒂固
3.缺乏量化指标
西医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会开一大堆的检查单,里面很多的量化指标,很多还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 而中医呢,望闻问切没有一个是可以准确量化的。吃药的时候,中药有量化了,标着几钱几两,可是中草药这种没有提纯的自然植物,往往随着产地,季节的差别,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存在着波动,这样就特别不利于中医的研究。 做过技术工作或研究工作的都知道,准确的量化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让你很快的把握一些细微的差别,从中发现问题, 发现改进的手段。而且有了这些量化指标,知识的分享也很简单,大家只要看数据即可。
一个中医医生号完脉给开个药房,病人好了,这个病例记录下来对其他医生的借鉴程度很可能远不如西医的病例。因为号脉之类主要是靠这个医生的感觉,其中的细微差别之处,仅通过脉“洪”,“细”,“沉”这些字是很难准确表达的。 可能这个医生通过这个病例又有了新的收获和发现,但他想分享这个收获就比起西医要难,因为那种号脉的准确感觉只有自己知道,要想非常准确的分享给其他医生比起分享西医化验单上的数字是难上很多。
这三个缺点感觉中医很难克服,让人沮丧的是也没看出任何要克服的迹象,因此我对它的将来很不乐观。
很有同感。谈到知识的传播极不通畅, 我也深有同感。我外公有一个偏方,能治小孩夜惊、厌食等症。他一般背后锄头,早上出门,晌午时分就回来了,挖了些草药,象是根茎。然后用布把它缝成一个小包,挂在小孩的胸前。我小时候也戴过。这个偏方在我们那个地方小有名气。外公去世后,这个方子也就失传了。
我当年得慢性肝炎是靠一个偏方好的,可惜当时那个给我偏方的医生后来交通事故去世了。因为去世特别突然,他连自己的老婆儿子都没来得及告诉这个偏方怎么做。每次他给我们药的时候就是一个小纸包,里面有配好的药粉,谁也不清楚里面都是什么东西。他这个偏方在当地很有名,可惜从此就算失传了。
中医很神奇的。。
哎–是啊,这个传统真是很让人痛心。我姐姐小时后肚子上长了几个狠毒的疖子,差点要了她的命。在西医那里花了将近1百元,那时候相当于现在将近1万块吧,都没有一点效果,一位李姓老中医用祖传秘方只花了2块多钱就治好了,后来我们带别人去找时,李老过世了,他的后代居然都对他的秘方没兴趣,没有一个人学,就这样失传了。我姐姐扼腕叹息说如果知道这样,自己程门立雪7天7夜也要跟老爷子把秘方学到手。
其实失去这些偏方 虽然可惜 但是无所谓 这样的偏方有很多 他的原理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 掌握这个原理和一些基本知识 很多的药方都会出来 而且会更科学 弄清了医病的原理 用现代的知识界解释好中医 在深入地研究它 统治世界的医学一定是中医 更多的西医药物的提炼 应该在中医的系统指导下完成会更加好更加完善 ,相对于西医 中医的治疗方案 更能治本,中医的宗旨也是治本 。所以说崇古的治本的精神和五行(性质)分类的原理 也就是根本的( 本)所以 崇古 崇本 应该没错
如果数学公式没错 计算的结果一定不会有问题 错误是难免的 方向是光明的
另外两个问题 也好解决 当然是一个宏大的工程 需要国家的力量才能解决 一个是诊断量化指标 望闻问切的分割化管理 数据化 流程华 也就是说 一个数据库总结 把诊断仪器化 流程化 原来 一个老中医 分解成 100个小中医
望20人 看不同的部位 闻 10人加上各种仪器 问 30人
加上数据库整理 切20人 加上切脉的仪器.. 最后 有疑难问题或分歧 请最有经验的老中医判断然后输入数据库..
然后最后的人来 对证下药 ……..
最难得的是 对证药品的研究 药效的提升 这个花钱可是海了去的 而且收回成本太难了 所以说 没人会搞 不挣钱的事 只能国家去搞 哈哈………………….等着吧
2块钱能把病治好 医生挣谁钱 没钱 谁开发新的药物
总不能自己制造病毒 然后自己在卖解药吧
根本的根本是利益
中医发展起来 西医喝西北风去 所以谁也别说谁 各有千秋…………….
要说中医的秘方,不难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武术藏私,且不仅门派与门派之间保密,有的师徒之间也会藏私。除此以外还有食谱,有的美食就叫秘制XXX,摆明了不让你知道怎么做。
归结起来,中国传统上对知识产权并不重视,几乎没有保护。中医药方也好,食谱也好,若公开,盗版就变得极其容易,加之没有法律体系的保护,发明者无法再从中得利,自然就不愿公开了。
古代如此,现代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明显改观,藏私之心已成传统。西医的疗法少借助简单的药方,多靠精密器械,复杂疗法,即使公开,本来模仿也不易,加之国外对此保护周全,自然就更有传播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