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旧文预测中国的未来

前一阵《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文章里,又把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翻了出来,开篇有段有趣的文字:

“为了多赚几毛钱,有人把染了菌的针筒再度卖出,把病毒注入健康人的身体里去。为了享受物质,有人制造假的奶粉,明明知道可能害了千百个婴儿的性命。为了逃避责任,有人在肇事之后,回过头来把倒地呻吟的人瞄准了再辗过一次……”“我曾经问一位电视编剧:‘为什么这么多古装历史剧?’他的答案阿很简单:‘为了安全。’”……

这段酷似描写中国现状的话,其实是在描写80年代初的台湾。台湾96年实行总统直选,2000年实现政权轮替, 距离龙应台发表文章的距离时间分别为12年和16年。既然说文中的台湾很像23年后的中国,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预测在16年后,大陆也能实现最高行政元首的直选呢?

本来写了大段的分析文章,后来觉得都是废话,全给删了。提出这个想法只是想把这种希望,这个问题抛给大家。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是太荒谬的逻辑,那就当笑话听好了smile_regular

The Kite Runner – 追风筝的孩子

一个多星期前小搞向我强烈推荐一部小说:《The Kite Runner》,国内译做《追风筝的人》。 小说的详细介绍在豆瓣里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作者是阿富汗裔的美国人Khaled Hosseini,生于1965年,在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随全家逃到了美国,现在加州当牙医,《The Kite Runner》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主人公是一个阿富汗富家少爷,从描写幼年时他和父亲仆人儿子哈桑的友谊入手,在30年的时间跨度里,作者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关于友谊,懦弱,爱,恨,背叛,逃避,赎罪,承诺及责任的故事。 小说刚好发表在美国阿富汗战争开打后,很快就上了各大排行榜,收到各方的极高评价。

整篇小说里贯穿着主人公时时刻刻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探究,反省与自责,让读者经常设想如果自己在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深入探求人物内心世界的好小说了,这里不多说,推荐大家自己去看吧。 小搞对这个小说评价极高,我觉得是个很不错的小说但感触没有她那么多,可能是因为读的时候太囫囵吞枣了。

周末去mmg家蹭完饭后,和mmg夫妇一起去放了一会风筝。 那天的天气很好,风筝迎着夕阳迅速漂向蓝蓝的天空,很快把线都给放完了。风筝在高高的天空里悠哉悠哉的飘荡,把耳朵贴近风筝线,听到极细的嗡嗡声。望着细细的风筝线斜向天上延伸开去,渐渐不见,心想:这声音是天空对我们说的话么。

再穷也要去旅行

爱琳的书终于出来了, 上海科技院出版社出版的《再穷也要去旅行》,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第一次见到爱琳是两年前,在拉萨的地平线餐厅(年初去看已经换了主人和名字 ),她当时正在这个餐厅打工,为去下一个目的地积攒银两。她看上去只是个小姑娘,但汉语,粤语,英语,韩语都很流利, 韩语流利得让我这个朝鲜族非常汗颜。地平线餐厅是拉萨仅有的正宗韩餐厅,泡菜味道非常正宗, 所以自己几乎每天都去那里, 遇到别的朋友也强烈推荐,拉着他们去。 于是有了不少和爱琳聊天的机会,从聊天里知道,她的周游全球计划已经开始了5年,去过了几十个国家,她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打工,攒去下一个地方的钱。 也正因为打工,她也就有了机会去融入当地的生活,而不是浮光掠影般的所谓旅游。 她没什么钱,就特别在意怎么省钱去旅游, 进藏就是用100多块钱搭了一个卡车过来的。当时很希望她能把省钱旅游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她说已经写了一本书,就要出版了。
两年过去了, 其间她在各国游历,而我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大家偶尔在msn上嘘寒问暖。她遇到不少事, 先是在云南丢了小狗,在新西兰打工也不太顺利,还有其他的不顺心。远隔着重洋只能给些无关痛痒的安慰和鼓励。出书的事中间发生了波折,我和英善曾经想帮忙,可惜没能帮上,很是歉然。
今天喜闻爱琳的书已经付梓,月底即可与大家见面。喜欢旅游的朋友去可以买来看看,没准你看完了书也会和爱琳一样义无反顾的踏上周游世界的旅程。
在博卡拉的时候,遇到一位在那里开旅店的韩国老人,须发皆白,翩翩的长者风度。 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说年轻人是应该多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这有助于去了解真正的自己。他还说旅游总有目的地,人生的旅程也一样, 总要有个归宿,去转了很多地方后,要知道自己的归宿是哪里。曾经和爱琳聊过类似的话题, 她说她想在自己的家乡马来西亚的高原上开个自己的小旅店。 看过马来西亚高原的照片,很美丽的地方。

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

最近很忙,非常忙,但还是努力抽时间看完了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印度:一个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尽管很忙,还是想写个短文向大家推荐这套书,因为实在觉得这套书非常之好,除了帮助我们了解印度社会,还有助于反过来看我们中国社会。

 

作者V.S. Naipaul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与多巴哥,是印度裔移民第三代,婆罗门种姓, 著名作家,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于1962年第一次去了印度,进行他的寻根之旅。回来后写了一本书,就是《幽暗国度》。 这本书描述的印度是作者初步感受到的印度,比如低效的政府机构,种姓制度,废墟,进香团等等。作者在忠实记录自己对印度感受的同时,还常常穿插着自己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生活的回忆。描写自己生活的印度裔生活圈在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变化,和独立后急速发展的印度进行对比。 他于1975年再次长时间游历了印度,写出了《印度:一个受伤的文明》。 和第一本不同,他不再只是贴近了,忠实记录每个细节而已,而是透过这些表面的现象试图去找出事情发生的根源,找出当时印度一些不合理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这本书里他站得高度很高,尝试从文明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为现在乃至将来寻找答案。1990年,他又一次进行了长时间的印度之行,写出了《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这次和前两本书都不同, 他是找一个个人来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找的人什么都有,几乎涵盖了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婆罗门祭司,贱民(untouchable),共产党人,激进的锡克教徒,一心想投身公益事业的耆那教股票经纪,成功的家具厂老板,穆斯林,王公后裔,黑帮老大,也有政府部长,女性杂志编辑。讲的话题也几乎无所不包,种姓,宗教,革命,相亲,婚姻,爱情,电影,历史,政治,艺术等等。在克什米尔,他还特别去看了28年前的一些朋友。 他把这些人的描述忠实记录下来,看似杂乱, 但一个鲜活的印度社会全景画卷就随着你的阅读缓缓展开了。每个人的讲述中他也穿插一些自己的看法,但又尽量不让自己的看法影响到记述的客观。这时,他已近60岁,人生经验的丰富让他能从很多看似不经意的一些小事情看到讲述人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东西。   

 

奈保尔的家庭是纯印度婆罗门家庭,但这个家庭所处的社会是西方的社会,而且他长期在英国工作生活。这使他能深入的了解印度文明,但又不沉溺其中,能用很多现代的西方的观点角度去分析,解读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他给我们展现的印度与欧美人和国人描写的印度,也和印度电影中的印度,都不相同。可以说他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强烈的感觉到印度很多地方其实是和中国相似的。比如中华文明也和印度文明一样,经历过多次的外族征服;在上个世纪独立以后,这两个文明都获多或少的表现出不自信;而贫困人口又都在这两个国家占据非常大的比例, 贫穷的问题成了这两个文明都要面对的问题; 印度有种姓制度,而中国有农村户口和城乡户口的差别;中国搞了社会主义,印度共产党也曾经试图在印度北部农村搞革命。 太多的相同,让我每看到一个事或人就试图在中国社会里,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寻找对应。

 

前三本书每本间隔13-15年, 第三本到现在也已经15年了,奈保尔会不会又要写一本关于印度的书呢?他会不会正在印度的大地上四处游荡,细心观察,为新书搜集素材呢?可惜,在网上找不到他现在的写作计划。我是很希望, (哪怕不是奈保尔),有人能沿着奈保尔的这条路,再写一本描述现在印度社会的书。15年过去了,印度由一个宗教冲突不断的穷国,发展成为世界的软件大国,正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影响着世界,中国很有必要好好的了解我们这个邻居。2000年前,印度传来的佛教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及东南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新的世纪里,印度人会不会再次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呢?

 

不多说了,了解书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它!这套书在当当网和卓越网上都有卖, 简装,三联书店出版,分别由李永平,宋念申,黄道琳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