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产部就不能找点正事来做做?

今早看到信产部酝酿博客实名制 开博要首先登记身份证 的新闻。 为什么信产部放着那么多急需他们做的事情不做,而专去做这些不产生任何GDP,只会浪费着纳税人的钱,给纳税人添麻烦的事情呢。 如果他们是实在想不出正事而闲得荒,我这里倒是替他们想出了很多的建议,这些不但花不了多少纳税人的钱, 有些反倒能省下很多。信产部如果做了,保准全国人民举双手双脚欢迎。

一。为Source Forge, GNU建立镜像服务器
每次去Source ForgeGNU这样的开源站点,看到的镜像服务器列表里都极少见到大陆的, 偶尔看到标着China的,十有八九是香港或台湾的,让人看着脸上都发烧。国内的所谓专家门口口声声说要推动开源事业,那就请从建立镜像服务器开始,这样不止是对中国,也是对全世界开源事业的推动。

二。组织专业人员翻译开源软件的文档

很多著名软件的开源软件的文档没有中文版, 有些靠着一些可敬的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一些,但大多数都见不到中文版。虽然搞IT英语是必备技能,但如果有中文的资料将会大大降低国人使用开源软件的门槛。

三。撤销GFW

GFW纯粹是浪费纳税人金钱的东东。它不产生任何GDP,反倒妨碍国内更好的了解世界,妨碍及时获取信息,万害而无一利。撤销后不但为纳税人节约大笔资金,而且因为信息获取畅通,做生意的机会更多,国内GDP应该也会因此提高。

四。把企业和家庭淘汰掉的计算机送往贫困地区的学校,形成制度化

计算机更新换代太快,可能五年前买的计算机玩游戏不够用了,但送给孩子们学电脑是绰绰有余的。很多企业和个人想捐自己的旧电脑无门,信产部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五。建立网上统一的论文站点,类似CITESEER

供认们免费发表论文,查找论文,任何学科的都可以。论文的发表有编辑进行简单的把关,可以决定是否允许发表,这个标准应当很宽。如果没发表,作者可上诉,然后会随机选择其他编辑来审定。每个访问者都可以对每个论文发表自己的评论,并打分。论文之间也可以说明互相间的引用关系,并且一定要有强大的查询功能。 这样,一是方便了科学交流,二是方便学生查找论文学习,三是那些剽窃论文的骗子将无所遁形。

六。建立网上的人民英雄纪念馆

所有共和国的烈士们应该都能在这里查询到资料,包括姓名,照片等等。不要让他们成为无名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这个社会贡献了自己生命的人的名字。

七。网上的《史记》

中国有记史的光荣传统,历史上也有很多让人肃然起敬的史官。可现在共和国短短五十多年的历史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我们应该留下真实的历史给后人,充分利用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让每个人都能记录身边的历史,让史官书写的历史经人民的检验.

先想出这么多,睡觉去了,谁还有创意补充吧

没有完成的马拉松

今天跑全程, 跑到13KM就上了收容车. 证明了, 体重暴涨8KG, 没做认真准备的情况下想跑完全程是痴心妄想smile_sad.

收容车很是不错, 是豪华空调大巴, 上去有志愿者递上来一块大披巾, 一瓶饮料, 一直给送到终点.

一起跑的几个朋友里, 奇门,百姓和小米都顺利完成了半程, julia和jx都跑得是8KM. 小麦在15KM的时候受伤,只好也上了收容车. JX这是第一次参加长跑比赛, 很开心. 坚持到终点后自信也增强了很多.

这次参加的据说有两万五千多人, 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那些世界名将而是那些和我一样普通的业余选手. 这次在路上遇到两个老哥俩一起跑, 一问一个年龄69, 另一个63. Julia还遇到一个76的美国斯坦福教授. 在坐收容车快到终点的时候看到路上有个跑步姿势非常别扭,有点残疾的老者, 但速度一点都不慢. 收容车上有个大姐居然认识他, 说他天天在玉渊潭跑.

当看着业余选手们在艰苦的跑向马拉松的终点的时候, 心底涌起很多的感动. 当马拉松选手的前面, 没有了名次, 没有了奖金, 我们就能更清楚的看到激励他继续跑下去的动力: 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一种源自人类本能的,对自己不断挑战不断超越的愿望。当看到上万人投入到这个行列,感动就更难以自已。尽管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充满了那么多让人沮丧的东西, 但自己亲眼体会到的这份感动,总让自己对世界的未来充满期许。

拿到了马拉松的号码布

昨天julia送过来了我和jx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号码布, 我是全程的3005号, jx是8公里的700号. 晚上进行了跑前的最后一次长跑锻炼, 跑了5.5公里, 居然和去年跑22公里一样累. 估计全程是没戏了, 半程都悬,但愿能跑过10公里.

从2002年开始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 到今年已是第5届, 闲暇时, 翻出了所有往年参赛时的号码布, 不仅感慨万千.

2002北京国际马拉松 - 号码布

这是2002年第一次参加时的号码布,参加的是10公里。在报名参加之前最多就跑过3公里, 在学校更是体育超差生(当时不明白,过了多年后才醒悟, 自己上学早, 比很多同学都小两岁, 让人去达到比自己大两岁的体育指标明显不现实smile_tongue)。已经忘了当时为什么决定去参加,只记得开始每个下午去东单公园锻炼。 结果有次在东单公园遇到一个喝敌敌畏自杀的, 我和其他人把她抬上了警车。 以后再去东单公园,就总是心里不舒服, 于是开始晚上去东华门和西华门那边跑步。 最长的一次应该跑了有7.5公里, 终于有信心跑下10公里全程了。 期间为了锻炼还去爬山, 两次去小五台的时候,同伴里都有“大海”,第二年他长眠在了雪宝顶。到现在还记得,第二次去小五台,从北台下撤的时候,他一直陪着我跟在最后。

从天安门出发的时候特别激动,不过还是有些信心缺乏,到了8KM左右的时候才真的完全相信自己能跑下来了。5KM左右的时候遇到两个清华的女研究生,她们边跑边聊学校里的八卦。我听着津津有味,不着急慢慢跟着,心想到了9KM快到终点的时候再加速超过她们。 没想到,到了9KM想超过她们的时候, 她们越跑越快, 最后连她们影子都没看到smile_embaressed

2003北京国际马拉松 - 号码布

2003年信心大爆棚,报了全程, 提前9个月就制定了训练计划, 并严格一丝不苟的执行。 当时已经搬到了广渠门, 每天傍晚沿着通惠河跑。结果春天来了后,通惠河味道越来越大,就去龙潭湖跑,从此就爱上了龙潭湖。 龙潭湖没什么名气, 傍晚或下午去的时候人不多,绿化很好,空气清新,花很多。尤其是春天,整个园子百花绽放,特别美。 在这么美的环境里,跑步也变成了绝好的享受。龙潭湖公园的工作人员说,一圈跑下来有3KM,我有次拿GPS走了一圈,测下来2.1KM,根据自己感觉应该是2.5KM左右。跑步的距离从1圈,到2圈,到3圈, 过了两个月稳定在4圈,每圈的圈速也越来越快,从最早的15分钟一圈,到12分钟一圈。后来才知道自己犯了长跑锻炼的大忌, 长跑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学会控制速度。

4月去走了一次刘家裕到灵山,赶上下雪。 下山后就听说北京市政府终于承认了fei dian, 开始封城。当时去两广大街上, 居然遇不到一辆轿车,人也少的很。 julia公司也不上班了, 就和我一起去龙潭湖跑步。 当时创下一个自己的减肥记录, 每个星期减0.5 – 1公斤,体重从87公斤一直减到74公斤。 随着成绩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自信满满, 不满足于每天跑4圈,增量到了5圈,可增量后没跑半个月就不行了, 开始感觉髋关节不舒服。自己当时没当回事, 继续坚持, 可有些困难不是坚持能克服的,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坚持越糟糕。很快腿越来越痛,有个晚上竟然痛的走不动路。 这时候知道不行了,第二天去北医三院运动创伤科。诊断结果是髋关节滑囊炎,不能参加体育活动。 然后开始了几个月的理疗,中间一步都没敢跑。

到了10月份,还是按计划参加了北京马拉松,当时想,感觉一点不舒服就立刻退出,让我一点都不尝试就放弃,不甘心。跑到10公里的时候感觉不行了,时间是1小时15分钟,腿也开始有点痛,就过了10KM终点退下来了。

人生真是富有戏剧,从终点走出来,就遇到原先特别喜欢的一个女孩和她的男友也刚跑完,还被拉去给他们照相,发现自己强颜欢笑是那么难smile_regular。今年我6月结婚前一个月,她也结婚了,祝她幸福。

这次妹妹julia也报名参加了,跑了10KM,看着她顺利跑下开心的样子,自己也被感染了,非常为她开心。

还有件值得记下的事, 当时走了后门,报了赞助商队,结果打开报名册,发现这个队只有两人。 一个我,另一个是李彤,中国男子110米栏第一个进入世界前8的人。 还记得当年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看决赛直播的时候给他加油,和他一起站在起跑线的其他7个全是黑人。最后尽管他拿了倒数第一,但感觉他还是很了不起,没想到居然有机会和他做队友。

2004北京国际马拉松 - 号码布

2004年我差不多有150天都是在外面旅行中度过的,准备的特别不系统,但还是报名参加了全程。夏天在启孜认识了wwd, 他参加过芝加哥马拉松,就如何训练他给了我很多建议。第一次一个跑下过全程的人给予指导,让自己也有了点信心。

2004年开始赞助商换成了全日空,很多选手为了表示抵制日货,就把上面的全日空标志给遮挡起来,或是把中间的“日”给挖掉了。 自己不赞同抵制日货,但对那些选手感觉由衷的可敬。中国不乏喊口号的人,缺的是勇于行动的人,他们用切身的行动去实践了自己的理念。

10中旬的比赛,9月3号才回来开始准备,参赛前最多只跑了10KM。参赛前离开廊坊的家去北京,姥姥哭着在窗口送我。3个月后,姥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有时在想, 如果知道姥姥就只有3个月了,那是会去跑步,还是留下来多陪陪姥姥呢?

开始跑的挺顺利,过10公里的时候1小时5分, 21公里的时候2小时15分,当时有意识控制速度,跑过了半程感觉不怎么累,心底涌过一丝希望:没准今天真的可以跑完全程。

可是跑到24KM翠宫饭店附近的时候,突然感觉岔气, 只好开始慢慢走, 缓过一点再开始慢慢跑。这时候看到一个同学,在路边狂吐, 我们几个人赶紧上去问有没有事,他摆手说没关系,一会就好。 到了35公里实在不行了,剩下的都是走下来。 走到39公里时,发现自己36KM的折返没走,又回去走, 结果来回多走了6KM。 快到终点的时候看见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过来,原来是Julia,她和朋友们在终点没等到我,就来找。 到了终点一看,6个小时55分。 本来以为自己是最后一个,退场的时候居然看到一个人还在跑, 对着他大喊:“加油!!!!!!!!!!!!!!!”。

那次穿双星的橡胶足球鞋跑的,晚上回去看脚下,发现两个巨大的血泡。 晚上躺在床上,浑身都痛, 翻一下身都是那么难,还好一晚就过去了。

虽然成绩超差,但又一个小时候的梦想实现了,完成了马拉松全程,心底和自己说声:“老僧,你干的不赖”smile_regular

那一届为了改善转播效果,女马拉松选手比男选手晚出发15分钟。结果在5公里处的时候有机会见到了一批世界顶尖的女子马拉松选手,看着孙英杰从我身边象子弹一样嗖的一声就过去了, 完全是短跑的感觉。

第二天看新闻,知道有两个选手在跑步中去世了。

2005年准备的比2004年好些,虽然也断断续续。 年初的时候在小区的游泳馆学会了游泳,增加了一种锻炼手段。当时报名参加小区的游泳班, 整个班里只有我一个成年人,其他都是8,9岁的孩子。每次和他们一起在岸边,听着教练的口令做动作, 整个游泳馆的人都兴致盎然的看着一个三十多的胖子和一帮小孩子一起随口令翩翩起舞,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忍辱负重。

跑前半个月在龙潭湖一口气跑了9圈,应该有22公里多些。 当时穿着李宁的跑鞋,结果回来就发现脚下有血泡,只好又换鞋。赛前换新鞋是大忌,但没办法。换了众人强烈推荐的New Balance顶级长跑鞋,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极其的英明。

这一年,赛会推出各色气球, 不同颜色气球标志不同的速度。当时跟好了5个小时的气球跑, 结果跑到5公里的时候发现,这个5个小时的气球居然和4个小时的气球跑在一起。看来只有自己控制速度了。 跑到10KM一看,55分, 当时感觉不妙,速度被带起来了,没控制住,到后面可能要受苦了。 半程,2个小时。zzg在半程按计划递给我一个运动饮料,真难为他在那么多人中找到我。到了30公里还都状况很好, 过了32公里就开始感觉有点累了, 到了35公里就到了极限,快崩溃的感觉。 刚好有饮料站, 就边喝饮料边慢走休息。感觉缓过来一点就开始再跑, 到了36公里彻底不行了, 腿开始一阵阵的抽筋, 整个人趴在了地上。 旁边的大学生志愿者,立刻过来给我压腿,还送来了水。 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这里谢谢他们。 这时候时间是3小时40分, 离终点还剩下6公里多,离关门时间还有1小时20分。按照平时6公里每小时的走路速度,走过去应该都绰绰有余,可当时的自己已完全是精疲力尽的状态。到终点的时候大约是5小时5分钟,我眼睁睁看着奥体的大门在我面前缓缓关上,可是自己一点都跑不动,只能慢慢的走过去, 眼睁睁,眼睁睁的看着门之间的缝隙越来越窄,最后那一丝的光明消失,只剩下冰冷的大门。

NewBalance的鞋真是名不虚传,脚底别说血泡,一个水泡都没有起,全身的感觉也比去年好了很多,没有浑身酸痛的感觉。

这就是我今年的号码布了。今年的训练是历年最差的, 赛前跑的最长就是5.5公里,体重暴增8公斤。惟一的好消息是,自己现在是已婚人士,老婆也要一起跑,再也不是一个人孤独的跑了。大家10月15号那一天,如果看见了背着3005号的大胖子和身背700号的美女一定要给加油啊smile_regular

有时自己问自己为什么要跑马拉松,想了很多,发现其实没什么复杂的原因,原因就是自己喜欢,喜欢长跑的感觉。 跑在路上,我感到快乐。 欢迎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参加近来,享受跑在路上的美妙感觉。

俺也来个梨花体

今天
在阿尔及利亚的WP
在MSN上和俺说
他在撒哈拉沙漠看到
一只
野狼

他命令
司机
开车去追
结果
不小心
压死了那支狼


懊悔

这事
让俺想起
当年

阿里的时候

岗仁波齐
的路上
看见
一群
黄羊
司机开车去追
俺们
很兴奋
不停的
照相
其他车上的旅友
看见了
痛骂俺们
“你们!!”
“想累死黄羊么!!”

醒悟
很是愧疚
旅友们拿着大炮
对着俺
狂拍
估计
是要加个
虐待动物元凶的标题
发到网站

以后
不会

追逐
野生
动物了

荒野中的生命
活的
不容易

不过
牛肉
我还是
要吃.
这算不算是
不尊重生命?
如果不吃
是不是

自己
生命的
不尊重?

想不明

今日美术馆苹果分馆开馆了

馆址就在原先的苹果社区售楼处,也就是北京啤酒厂原先的锅炉房里。现在里面正在办方力钧的画展(10月17号结束),他的作品里到处都是光头。我这个艺术盲看了一些, 有些特别的感觉,但说不出所以然。

下面的照片是从网易的新闻里盗用的(要贴的时候才想起,住在苹果这么久,居然没给这么个性的售楼处照照片)。

正门(这个建筑满特别,比起美术馆里的作品我更欣赏这个建筑,门口的设计给人特别的空间感,屋顶坐着的那排小人也给人说不出的特别感觉)

美术馆内景

行车指南(其实有点错误,从国贸桥走辅路的话就不用到双井掉头,可以直接过了铁路桥就掉头的。这张图是从baidu找的)

美术馆一层还有个书店,里头有不少有关艺术的书籍,主要是美术的,展现的风格大都是让我感觉怪怪的满特别的那种。

开业的时候去转了一圈,建筑里满是刚装修后的气味,刺激的眼睛直泛酸,不过感觉还是很值得看的,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下。

免费拥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3x_RRJdd4

前些天回廊坊,惊闻高中同学kz自杀了。听说他之前有抑郁症,生活上也不是太顺利。和xzy谈起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们早点知道,早点能帮助他,哪怕只是关心一下,恐怕都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

今天刚好看到这段youtube上的视频,一个澳大利亚人Juan Mann, 在澳州悉尼闹区街头提供陌生人“免费拥抱” ,传达一种“快餐式情感”。曼恩说,这是让大家笑容绽开的一种方式,“因为只要有一个人跟我拥抱,就会带动从旁经过的五个路人脸上的微笑”。有人在评论里说:We all need touch. we all need connections。

下面是free hugs运动的简单说明:

Sometimes, a hug is all what we need. Free hugs is a real life controversial story of Juan Mann, A man whos sole mission was to reach out and hug a stranger to brighten up their lives.

In this age of social disconnectivity and lack of human contact, the effects of the Free Hugs campaign became phenomenal.

As this symbol of human hope spread accross the city, police and officials ordered the Free Hugs campaign BANNED. What we then witness is the true spirit of humanity come together in what can only be described as awe inspiring.

In the Spirit of the free hugs campaign, PASS THIS TO A FRIEND and HUG A STRANGER! After all, If you can reach just one person…

下面是里面的歌曲All The Same的歌词

Sick Puppies – All The Same Song Lyrics

 

I don’t mind where you come from

As long as you come to me

I don’t like illusions I can’t see

Them clearly

 

I don’t care no I wouldn’t dare

To fix the twist in you

You’ve shown me eventually

What you’ll do

 

I don’t mind…

I don’t care…

As long are you’re here

 

Go ahead tell me you’ll leave again

You’ll just come back running

Holding your scarred heart in hand

It’s all the same

And I’ll take you for who you are

If you take me for everything

Do it all over again

It’s all the same

 

Hours slide and days go by

Till you decide to come

And in between it always seems too long

All of a sudden

 

And I have the skill, yeah I have the will To breathe you in while I can However long you stay Is all that I am

 

I don’t mind…

I don’t care…

As long are you’re here

 

Go ahead tell me you’ll leave again

You’ll just come back running

Holding your scarred heart in hand

It’s all the same

And I’ll take you for who you are

If you take me for everything

Do it all over again

It’s always the same

 

Wrong or right

Black or white

If I close my eyes

I’s all the same

 

In my life

The compromise

I close my eyes

It’s all the same

 

Go ahead say it you’re leaving

You’ll just come back running

Holding your scarred heart in hand

It’s all the same

And I’ll take you for who you are

If you take me for everything

Do it all over again

It’s all the same

小概率事件

有一回去昆明的石林玩,当时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听到身边有人说朝鲜话,听到乡音感到分外亲切。对方是一对中年人,自己朝鲜话太差,没敢贸然搭话。 过一回休息的时候, 凑上去问是不是朝鲜族, 果然是,就聊了起来。 他家在沈阳,和朋友一起来云南转转。 聊的不多, 不过我介绍自己的时候,没话找话的加了一句: 我家乡在牡丹江,但是在五常长大。 这么一说,中年男子立刻来了兴趣, 追问起来。 原来他是我三舅生前的好友,在我长大的村子住过30年, 在我小时搬去了沈阳,他最后见到我时,我才3岁。他直说我长得非常象父亲, 后来一起合影留念, 回来给父母看照片, 父母也都记得他。

 

一次在大理晚上上网, 发现vivi也在MSN上,签名是“在丽江”,于是立刻发信息,告诉她我第二天就要去丽江,她说要去泸沽湖,相约有时间一起碰面。 我去了丽江后立刻去了哈巴村, 过了两天后回丽江, 发短信知道她也回到了丽江,住在忽悠客栈。虽然住过一晚,但我对丽江一点都不熟悉,到了丽江先要找一个能上宽带的客栈, 找了20多家,终于找到了一家叫福邻居的,安顿下以后刚出门,就发现旁边就是“忽悠客栈”。看一个人正在客栈院子里背对着我洗衣服,依稀vivi的样子, 随口叫了一下, 一回头,果然是她。

 

在印度Varanasi遇到一对韩国男女,我们是从Varanasi去德里,而他们是从德里来,去加尔各答。他们打算从加尔各答去缅甸。 过了半个月,在泰国曼谷街头散步的时候,看见前面有两个熟悉的身影,背着巨大的背包找旅店, 上去一看,居然就是他们俩。打过招呼,他们说改了计划,从印度直接飞到曼谷。 我已经买好了去普吉岛的机票,他们说过几天可能也要去。 在普吉岛玩了4天后回来,没想到在曼谷又遇见他们,他们居然也是刚从普吉岛回来,我下一步要去柬埔寨的吴哥窟,他们说过几天后也要去。 一个清晨,正在吴哥窟的Ta Pron欣赏这个由树木和建筑完全浑然一体的建筑,看见前面的门口闪现了两个身影,居然又是他们。见了面大家都很开心,在庙前合了影,他们说想从老挝进中国,于是相约到中国见面。 可惜到了中国一直没听到他们的消息,但愿他们旅行一路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