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韩国的乡间小路2

两年前来韩国写了个漫步在韩国的乡间小路,这次来依旧每天去那小路散步,每天都走不一样的路线,争取每天都能看到些不一样的东西,半个月下来陆陆续续看到不少上次没看到的。

这次发现当年看到的尹氏家族的坟地,比原先看到的要大很多。 原来这个坟地还是特别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是现在韩国仅有的朝鲜时代的豪门家族墓地。下面是关于这个墓地的英文说明:

IMG_0666

墓地的墓碑绝大多数都是用刻写汉字的黑色石碑,这些黑色石碑大多数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尹氏后代们新立的。 也有下面这种几百年前的古碑,字迹已经模糊,辨不清年代了。

 

IMG_0672

看了不少墓碑后,注意到他们用的纪元很有意思,没有统一的用法。因为很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立的碑,公元纪年最普遍,往往其他纪元方法后还标注公元年份。其他纪元方式各种都有见到,没有一种占主流。其中最让我惊讶的是在2005年立的碑上看到了崇祯纪元:

IMG_0557

请注意看左侧,倒数第二行:岁崇祯纪元戊辰后77年,这应该是1704年,崇祯死后的第60年。在碑的另一面有公元纪年的说明,说明是2005年再立的碑。 崇祯纪元的不止这一个。

 

下面这个碑是正德十六年立的(注意左下角),正德应该是明武宗的年号,也就是这个墓碑是1521年立的。

IMG_0565

 

下面这个碑用的是龙渊降祥纪元。 从碑上看, 龙渊降祥1094年等同于公元1986年, 也就是说龙渊降祥的元年是公元892年,这一年是当时统治朝鲜的新罗分裂,部分贵族成立新国家后百济的年份。

IMG_0599

 

还有是采用了檀君纪元, 檀纪4305年相当于公元1972年

IMG_0673 

 

也有用朝鲜国王的王号纪元的,下面碑中的高宗应该就是指朝鲜的末代国王高宗李熙, 高宗甲申年就是公元1884年。

IMG_0711

 

很多碑正反两面都刻了字,还看一个刻到碑侧面的:

IMG_0709

 

看到的坟墓里有普通的圜丘型的

IMG_0559

 

还有更多是和下面一样有个个半圆形土墙包围,坟丘有个尾巴和土墙连着

IMG_0579

 

还有下面这种,一个墓埋着多个人的骨灰,边上每一块儿黑色石板上刻着一个人的生卒年份。

IMG_0714

 

上面这种墓也叫纳骨墓,下面就是墓旁的石碑:

IMG_0713

 

 

转到一个村子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个乡祠,  大殿的门关着,没能进去。

IMG_0660IMG_0662 IMG_0661IMG_0677   

 

这边距离三八线很近,路上就有个韩国预备役的训练基地,在路上常能见到下面这样的简易工事,不知是不是训练设施的一部分。还曾在路上看到几次训练的小队,最多的一次将近50个,其中还有人背着一门轻型迫击炮。

IMG_0708

 

在一块农田里看到堆着成捆的草,拖拉机上有个机器用塑料布把草包起来,以前从没见过这种机器,颇让我惊奇了一把。 整个包装过程都是机器自动的,驾驶员只用操作把草捆放到机器上,包好后再放下来即可。

IMG_0701

 

旁边另有个卡车,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包好的草捆。

IMG_0703

 

下面是两年前的照片, 当时住的楼后面还都是农田

 

现在已经成了工地, 据说是又要盖楼。

IMG_0603

 

现在住的附近到处都是工地,塔吊林立,一派大兴土木的样子,一点都没觉得经济危机的影响。不过看了很多天后,发现其中很多塔吊都是不动的。每次散步是下午四点半左右,难道塔吊司机们都已经下班了么?

IMG_0596

被屏蔽了

在国内访问国外一些网站的时候被屏蔽,在国外访问国内网站也享受到这种待遇。

春节过后就来了韩国,从这边访问优酷视频节目的时候提示:

image

去访问土豆,提示:

image

不过也有好的,前两年在国外搜索百度mp3是不行的,现在可以了。两年前访问国内一些有敏感内容的网页时和网站的链接会断掉,这几天还没碰到这种事,看来gfw也与时俱进了。

另:韩国的宽带速度很快,下载韩国国内网站文件的时候,速度能到10M字节每秒,还是单线程。

疯狂的赛车

 image

昨天去看了《疯狂的赛车》,  导演是曾执导《疯狂的石头》的宁浩,里面的演员也有不少是《石头》里面的演员。 听说《石头》的预算只有300万人民币,而《赛车》的预算已经到了3000万,提高预算带来的是更精致的画面,特效,更合拍的音乐。而剧情和《石头》一样笑料迭出,让人从头笑到尾。 而且这不单单是个喜剧,还是个值得让人反复品味的电影。

强烈推荐,推荐指数五星。

当中国影坛被所谓的那些大导演和一些文艺片导演占据10来年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真正懂得怎么拍观众喜欢的好片子的导演。宁浩,你的时代到了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客栈

刚来北京的时候就在四合院住过几个月,那是一个朋友家的房子,在东四北大街的一个胡同里。来北京前,对四合院的知识来源仅限于电视,电视上的四合院静谧,宽阔,整洁,我住的那个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个四合院里住了好几户人家,本来还算宽阔的院子,被各家的墙和篱笆隔成几个窄小的豆腐块儿,而违章建筑则把仅有的那点空间也给占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有家是做熟食的,每天在院子里支个大锅煮熟食,满院子酱肘子的味儿。夏天的时候街坊们常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打麻将,颇是热闹。虽然乱了些,但其中也自有乐趣,只是过了几年后想体会一下不同的感觉,在传说中的静谧,宽阔,整洁的四合院住住,可一直不知哪里去找这样的地方。

 

去年夏天终于有了得偿夙愿的机会,一个朋友开了一个胡同里的四合院客栈,去看了看,就是传说中四合院的那种感觉,虽然不算太宽阔,但已经让人感觉很舒服了。以后就经常时不时去那里,秋天的时候晒晒太阳发发呆,冬天的时候和朋友在屋子里泡上功夫茶天南地北的海聊,还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和我们一起聊天。好客栈不能自己独享,今天就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客栈在西四北二条,名叫“团园”,地图和英文的交通指南在http://www.boxhostel.com/beijing.html, 中文的交通指南在http://www.boxhostel.com/beijingzw.html。 团园的网站首页是http://www.boxhostel.com,中文blog在http://www.boxhostel.com/blog/, 英文blog在http://blog.boxhostel.com/。 客栈离白塔寺,历代帝王庙,阜城门地铁站都很近,走路20分钟以内应该都能到。客栈主要面向背包自助游客,而且主要招待外国人,有多人间,也有标准间。有电脑,可以免费上网,还有免费的wifi支持,如果没有无线网卡,可以和老板借个usb网卡用。他们电话是 (86-10)6618 6768,email是[email protected]

用文字介绍团园,把自己对团园的感受准确的传递给大家对我来说满难的,感兴趣的话建议大家去那里亲自用心体会。下面是些团园的照片,都是朋友们拍的,希望能借此帮助大家在心里勾勒出团园的轮廓出来。

北京胡同四合院客栈-院子 北京胡同四合院旅馆-标准间
北京胡同四合院客栈-多人间 北京胡同四合院旅舍-上网电脑
北京胡同四合院客栈-卫生间 北京胡同四合院旅馆-洗浴间
北京胡同四合院宾馆-牵牛花 北京胡同四合院客栈-荷花
北京胡同四合院客栈-后院 北京胡同四合院旅馆-屋檐 
北京胡同四合院客栈-前厅 北京胡同四合院青年旅馆-窗台 
北京胡同四合院青年客栈-宫灯 北京胡同四合院客栈-剪纸 
北京胡同四合院青年旅馆-窗 北京胡同四合院青年旅舍-桌

 

如果你是希望奢华星级宾馆的条件,那就不要来团园了;如果你是习惯于行走在天南地北的背包客,喜欢青年旅馆的感觉,喜欢和来自各地的朋友们聊天,交流,那团园可能会是最适合你的选择。

注:团园的主人对客人很挑剔,如果他感觉你不适合团园,不适合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风格,他会以客满之类的借口拒绝你。

现代化

小时后,教科书里说2000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老师给我们描绘的四个现代化如天堂般美好,于是从那时起就天天盼着2000年赶紧到来,盼着早点过上好日子。还记得小时在大姨家的时候,和大姨掰指头算,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候我们都会是多少岁。算出来自己2000年时是27岁, 大姨会是60多。当时很是替大姨惋惜,因为到实现了四个现代化时大姨就老了,很多现代化的好处可能就享受不到了。

到了2000年时生活确实变好了不少,但是与小时候老师和我们描述的美景相比差距很大,心里颇是失落。今天看到胡core的新讲话, 说要到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听了百味杂陈。就像是在爬一个山,本来人们说爬上前面一个山头就到了,于是让人就抱了很多期望,指望到那儿就可以好好休息,吃点好吃的,结果好不容易到了上面,又告诉我们还差的远。

老妈和我们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时,常提到那阵天天盼着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到了共产主义就可以随便吃饭,不用天天饿肚子。那三年很苦,妈妈和老家很多人靠吃野菜,树叶之类活过来的,现在想起来,可能相信共产主义会早日实现的信念,才让妈妈那一代人咬牙挺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吧。 老家有全家自杀的,那家人估计不知道当时的中央内部定的指标是7年超过英国,10年超过美国,如果知道再熬10年可能就有吃穿不愁的生活等在眼前,他们应该会有更多信心熬过那段时光。

19年前北京大广场上的那个事发生时,开头很想不通,后来想到这可能是通向那伟大的四个现代化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那伟大的目标,我们可能必须学会忍受一些必要的痛苦。今天,前面又画出了一个一样大一样漂亮的现代化目标,就是似乎比以前更遥远了些,我们会需要为这个目标忍受更多的痛苦么?这个目标不会又是为了让我们在面对更多痛苦时能够忍耐而画的空饼吧?

如果能活到2049年,我就是76了,20多年前有我替大姨惋惜,现在还会有小孩为我们这一代人赶不上未来的现代化目标而惋惜么?

长城烽火台上的blog

本想睡觉的,但发现有edge网络支持,反正习惯了晚睡,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干脆写个blog。

现正躺在金山岭长城一个烽火台中的帐篷里。帐篷里三个人,中间的j已经开始打起了呼噜。我们是早晨10:37从东直门出发,到密云倒车,从古北口的蟠龙山长城徒步过来的。本来计划周一出发,但接连发生几个意外,结果拖到今天才成行。没想到运气特别好,赶上下雪,运气更好的是,刚开始徒步没多久,就云开雾散。金色的阳光照在晶莹白雪覆盖的长城上,显得分外妖娆。因为下雪路难走了不少,但看到了从未得见的美景。一段路走错了,晚上八点才找到宿营地。今晚的月亮很亮,照在白雪上强烈的反光令夜晚一点都不暗。我们都没开头灯,在月色下踏着长城上的白雪,向着远处的烽火台慢慢走去,听着新雪被踩时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遥望着远处夜幕下载绵延起伏的群山。看着山脊上的积雪不由想起"山舞银蛇",感觉老毛描述的真是形象。虽是冬日,风却非常轻柔,不是地上的白雪的话,都差点忘了这是万物萧杀的冬天。

躺在睡袋里写blog太累了!!!结束!

后记:昨晚写完想发布,但是总失败,只好放弃。 后来在回来的车上写了一大段的,结果回家用iphone发布日志,居然车上写的全没了,崩溃。

另:虽然是冬天,并且下雪,但还是在沿途遇到20多个从金山岭穿越到司马台的游客,全是外国人。 随着LP推荐这条线后,金山岭和司马台在外国人中是越来越有名了。而中国人似乎都更喜欢修饬一新的八达岭,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今天才知道,长城上的楼子大多数不是烽火台,而是叫敌楼,烽火台的建筑格局与大小都与敌楼不同。看来这个blog起得标题有误,不过懒得改了。

早晨长城上起了大雾,有时相邻的敌楼都看不到。随着慢慢走近,高大敌楼的轮廓在雾中缓缓浮现,增加了些许神秘的气氛。两侧的树枝上都挂着雾凇,让本已枯黄的枝条显出别样的生机。

长城上的生灵不只是人类,在雪地上看到两个小兽类的脚印和鸟的足迹,还看到一只在长城上空孤独盘旋着的鹰。

今天累屁了,心肺功能大不如前,回来路上又许下了N多锻炼身体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