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队是如何应对示威的

刚断断续续的读完了麦克纳马拉写的《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从书名就知道,这本书是主要谈越战的,但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越战,而是1967年10月21日,2万多反战者示威游行,冲击五角大楼的事件。

当时越战不断升级,国内反战情绪不断高涨,反战人士计划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目标就是五角大楼。美国政府很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九月份总统林登.约翰逊召集麦克纳马拉等其他高管商讨此事。五角大楼没有任何自然屏障或围墙,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走向它,保卫难度相当大。美国军方派出2500名配备来福枪(步枪)的军人肩并肩围住五角大楼,并辅以武装警察。

示威前一天,通过陆军参谋长向所有参与行动的士兵、军官和武装警察发布了一份由陆军副部长戴维·E·麦吉弗特签署的通告,通告如下:

为维护国家机关的权威,我们要完成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既要坚持宪法赋予人民的自由集会和表达意愿的权力,又要保护政府部门的财产和日常工作的进行。我们不能容忍触犯法律,我们也同样不能容忍阻碍宪法所授权力的合法使用……过强或过弱的反应我们都应该避免,我们的行为必须坚定但又不失尊严。我们要致力于这样一种行动方式:绝对减少可能的流血和伤亡,减少逮捕人数。在可行的范围内分辨违法者与守法者,用最少的暴力完成保护政府雇员(军职的和文职的)工作和财产的任务。(摘自陈丕西翻译的《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的第十章)。

麦克纳马拉在回忆录中说:“当我在将近三十年后重读戴维·E·麦吉弗特这些话时,我仍旧不禁为美国军人的职业道德和尽责的作风感到自豪”(摘自陈丕西翻译的《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的第十章)。

示威者向士兵们投掷泥团、袖标、传单、木棍和石块,士兵们没有动。 有少数示威者冲破拦阻想进入五角大楼,但都被安排在楼内的后备部队挡回。《华盛顿邮报》在对示威的报导中曾这样说:“虽然从下午直到深夜都存在着出现暴力冲突的可能,但始终没听到一声枪响,也没有什么严重的伤害见诸报道。”(摘自陈丕西翻译的《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的第十章)。

当时麦克纳马拉就在五角大楼顶部注视事件的发展,几年后记者问他当时怕不怕,他说的确很怕。

请参看:面临同样的选择

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11尝鲜

今天装了Windows Live 2011, 用上了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11。一上来显示的窗口如下:

windows live messeger 默认界面

原先的Messenger窗口被挤到右上的小角落,和右下的广告区域差不多大。而MSN中国网站的内容占据了整个界面的一半以上。 好不容易找到右上角有个小按钮,把界面变回原先的界面:

windows live messeger 简单界面

结果在默认显示方式下,下面和messenger无关的区域占了至少1/3的界面高度。放大窗口,发现联系人的显示方式变了:

windows live messeger简单界面最大化

联系人多列显示,这样同屏显示的联系人数量确实多了不少,但找一个人需要视线在屏幕上做“之”字来回扫描,很不习惯。

原先在msn(live messenger)显示的名字一直是Oldmonk,安装完新版后,发现名字变成了在微软站点填写的真名。在菜单里选择改名,居然还要去live.com网站上去改,输入一个Oldmonk做first name还不行,必须再输入个last name,只好输入“扫地”做first name,“老僧”做last name。

最希望添加的通话记录和hotmail帐号同步的功能还是没有添加,依然在本地保存,也就更谈不上通话记录的搜索了。

微软大概是想通过hotmail和msn积累起的用户量建立起类似facebook的真名为基础的sns社区,可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让我也离msn渐行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