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

前几天看到政治组大量出现有关16年前的今天的帖子,才恍然,已经16年了。那些记忆似乎在自己的心底已渐渐模糊了,剩下的也被自己忙碌的生活挤出了大脑。 直到看到那些贴子。

组里又有人贴出《纪念刘和珍君》。因为这篇文章很多人都知道了段祺瑞政府曾经开枪屠杀过学生。可很少人知道的是,事情发生后段祺瑞到出事地点长跪不起,此后终生食素,而不是发表什么:“如果当时不采取果断措施,就没有现在的安定生活….”的妙论。

那一天看清了gcd,也看清了说着:“blood, but not my blood” 的minyun。国家的命运让这些肉食者谋之,自己还是决定去追求那些庸常的幸福。

今天下午去广场转了转。看到广场象往常一样人来人往,嘈杂中又透着平静。英雄纪念碑前的红旗在缓缓的迎风飘舞,似乎比往日更红,更艳。自己能做的就是向着广场,向着纪念碑,行注目礼,“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吧。

Photo Album: 曾经的小五台

曾经的小五台


2002年6月小五台云海日出

2002年6月小五台云海日出

2002年6月小五台云海日出 – 同行山友摄

2002年6月中台回望 – 同行山友摄

2002年6月小五台同伴 – 同行山友摄

2002年6月小五台云海 – 同行山友摄

2002年6月小五台 – 同行山友摄

2004年情人节小五台 – 同行山友摄

2004年情人节小五台 – 同行山友摄

2004年情人节小五台 – 同行山友摄

More Photos…

“我对政治不感兴趣”

今天看到报纸上有段对老罗的采访,晚上回来看到NC已经把其中我也很感兴趣的一段贴了出来,在这里转贴与大家分享:
==========================================
新京报:你似乎是推崇谈论国事的,你认为知识分子不该在书斋里坐冷板凳吗?

罗永浩:我跟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聊天,一提社会问题,很多人的反应就是对我说,“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我特别讨厌听到这种话,谁他妈对政治感兴趣了?他们这样说显得我很热衷政治,他们很清高。实际的情况是,我是关心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不是关心什么狗娘养的政治,他们不是不关心政治,而是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却完全不关心民间疾苦,冷漠麻木还觉得自己特超脱。我开博客后,在上面倒是很少谈论社会问题,于是总有学生来信问原因。我很少谈的原因是,这些问题落实到文字上,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写得比我好的太多了,说我狂妄自大的人都没意识到我对自己的认识其实是很清醒的:我在一群傻逼英语教师里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放到优秀知识分子的群体里,我仍然是一个头脑清醒,有良知的真正知识分子,但学术水平上我也就是一个民办教师而已。所以我会选择用我更擅长的方式关心现实,影响社会,比如一直在筹备和学习的动画片及电影。

罗永浩:我们希望一个人干什么,和我们认为他应该干什么是两码事。我希望所有知识分子都关心社会现实,我瞧不上那些一心关门做学问的知识分子。从这个意义上,我很不喜欢钱钟书这样的知识分子,但是他的一生好像也没干什么卑鄙的事情,所以我也不觉得应该批判他。我“希望”钱钟书这样的人能够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果他没做,我会遗憾,但不会觉得他一定就“应该”这么做。

旅途中的教育见闻

在夏天去旅行的时候沿途看到了一些学校,也遇到了一些学生老师,有些有趣的见闻,写出来对大家的志愿者活动也是个参考吧。

这次看到的学校不多,有云南德钦的雨崩初小,西当完小,明永初小,雁门乡中心小学,帕阳完小,束河完小。很多学校都是一看而过,还有些学校就是坐车时路过,扫了一眼,名字都没记住。真正比较了解的是雨崩小学,西当完小和明永初小,都在云南德钦。

我待在德钦的时间最长, 也就集中谈谈这里的教育情况吧。

德 钦是藏区,藏族占大多数,也有傈僳族,再除了汉族外其他民族也都有些,例如回族,纳西族等等,但都不多了。德钦是贫困县,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是两千万,教 育的投入很多是靠国家补贴。 基本每个自然村都有小学,小村就是初小,大一点的村子,例如西当,斯农有完小。中学经过这几年的教改都集中到了县城,雁门本来有个中学现在也改成了小学。 小学生上学的课本都是国家发的,学费也不用交。学生只用买些练习本就可以了。一年的练习本钱只要10块钱左右。 西当完小有些学生是住宿的,住宿费学校也不收,但伙食费是收的。一个月寄宿学生要交40多块钱的伙食费,学校再补助20块钱左右。我当时看到的几天的伙食 都还有肉。

雨崩小学就在上雨崩村,学生是上雨崩和下雨崩的9个孩子,3个男孩,6个女孩。 只有1年级和3年级。2年级上个学期没有适龄儿童。1年级6个学生,三年级3个。孩子们上完三年级要去西当完小完成小学的学业。正式编制的老师只有一个。 1年前是此里农布老师,西当小区仅有的两个大学生之一,非常帅的帅哥:)。 后来德钦校区大调整,农布调回了西当完小。老师改由西当完小的司务长,也是雨崩的当地人,阿荣老师担任。阿荣老师只会说汉话,但不会写汉字。开始的第一个 学期,他教孩子们数学,但其他课程是自己出钱(没记错的话是月薪500)从县里找了个姑娘来教。但那个姑娘两个月后就走了。那个学期雨崩小学学生期末考试 的平均分是30多。 在第二个学期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小戴过来做支教工作,她开始住在学校宿舍。但后来校墙有倒塌危险,就搬到了阿荣老师家的客栈,由阿荣老师免费提供食 宿。以后所有的课都是小戴教的。后来又来了支教的杨晓,她主要来做环保方面的工作。有个问题要注意的是,虽然德钦是藏区,但是课本和全国的教材一样是汉字 的,授课也用汉文。

雨崩小学的校墙很早就出现了裂纹,但村里迟迟没有修缮。有个云南昆明的单位捐助过8万块钱,在当地足够盖一个全新的校 舍,但是这钱在给大门包了一层铁皮,给房顶上了层瓦后就告罄了。去年夏天还有香港游客捐过1800块钱来修缮校舍,但这笔钱后来也不知去向。我走的时候小 戴筹集了一笔钱来修缮校舍,应该就在这个暑假进行。

和其他地区的情况不同,校墙迟迟没有修不是因为村里不富裕。随着雨崩被更多的人熟知,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而且雨崩还是藏传佛教著名的梅里转山内转的必经之路。神瀑更是个藏传佛教的圣地,所以游客和转山的信徒给村里带来的收入是相当多 的。去年是藏传佛教的水羊年,就是60年一遇的梅里大转年,有20万人左右过来转山。据我所闻,雨崩有一家光靠给游客牵马一年就赚了20万。因为给游客牵 马是全村挨家挨户轮流牵,所以可知全村每家每户的收入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因为雨崩还特产高山虫草,及其他藏药,(我有个朋友从一户收购的虫草就超过 1000块),所以当地人的收入相当不菲。当地人对捐钱给寺庙给喇嘛相当的慷慨,但是对教育投资热情不高。后来想想也可以理解。在雨崩不需要很高的知识, 光是牵牵马就可以赚不少钱。 而大学毕业的此里农布老师一个月也才不过1000多的工资,知识无用的意识在雨崩颇有市场就不奇怪了。西当的小学也是比较破旧,我去看时刚好看到他们前几 天倒塌的厨房(还好没有伤人)。

在澜沧江江边的尼农村遇到一个17岁小孩,考上了德钦一中但是没有上。问原因,他说家里没钱,可我明明看到他们家在盖新房。

有个游客捐助了雨崩村一个女孩子上初中,可当时我也刚好看到那个女孩子家在盖新房。

可能在当地人眼里,盖房子要远比让孩子上学重要吧

雨崩小学可能是因为校墙比较破吧,有不少游客捐助,以捐助文具居多。孩子们练习本铅笔都是不用买的,游客捐助的够用很久(但是捐助的铅笔质量非常之次)。

后来去雁门乡,发现那边教育意识比较强。雁门距离旅游区非常远,(其实那边也有可游之处,但去的游客极少极少),又没有高山虫草,那就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们的好学也就不难理解。雁门中心校的校舍用捐款修建,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质量不错。

德钦的中学都集中在县城,对中学生的补贴较少。 一个初中生一个学期需要1200块钱(一年2400)。在泸沽湖问过一个上过初中的孩子,他们去宁蒗县城上中学一年要1600块钱。这都比上小学贵出太多。

明永小学我去的时候,马骅正在那里支教。 编制的正式藏族老师忙着做他的客栈生意。马骅有事的时候,正式老师是让自己十几岁的儿子来代课。明永小学当时有13或者14个学生(记不清了)。一共有四个年级,上完要去斯农完小,也有的去西当完小。

在德钦一中也有支教的老师,是国家派来的。 本来也想去看看他们,得知是国家派来的热情低了很多,不过对他们我还是非常敬重的。

在 德钦还有个民办的藏文学校,是由一个叫“阿牛”的人办的,学生食宿学习完全免费。每个月每个学生的伙食费是90, 据说吃饭主要以土豆为主,一个星期能吃到两次肉。(大概是在县城的关系,物价较贵,比西当完小的伙食差)。 阿牛开始是用自己的钱,后来得到了意大利一个基金会的资助。据说学校里有电脑。第一次去的时候正好赶上老谢他们去看了那个学校,后来老谢在新浪的旅坛介绍 了这个学校。我第二次去的时候,一个北京女孩看了老谢的帖子就跑了过来,看看能不能在阿牛的学校支教。但后来听说这个女孩的母亲病了,不知道她有没有支教 成。

在西藏的时候,那里的学校都已放假。在桑桑遇到了初中刚刚毕业的次仁多吉。 他是在阿里读完了初中。听他介绍,阿里地区上初中是基本免费的,住宿也不用交钱,课本费,学费也全免。练习本费他有一个学期才交了12块钱。初中入学时交 了100块钱说是押金,毕业后退了60(说是押金怎么还扣了40)。听他说日喀则高一一个学期要1600块,而他即将上的职业学校一年2000。他们那边 是牧区,相当富裕,这钱对他们来说应该很轻松。

在云南路上总的感觉就是旅游点附近的村子都比较富裕,供孩子上学基本上问题都不大。象泸沽湖,雨崩,西当,明永都是这样。真正穷的往往距离旅游点非常远。象去宁蒗的路上能看到很多高山上两三户的彝族小村庄,据说这些小村子里一家的年收入往往不到1000块。

小戴和马骅都是自己去支教的,没有走教育系统审批程序。结果都不同程度受到当地教育系统的排挤。 马骅甚至曾被当成美国间谍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