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轻

刚工作的时候,公司六十年代生人的前辈有时会有意无意的暗示我们:“你们七十年代的不行啊”。 等八十年代出生的开始进入公司工作时,我们七十年代聚会常能听到的话题是:“八十年代这批独生子不行……”,甚至引发大家对祖国未来的忧思:”等我们这批能干的70年代老去,这批不争气的80年代成为社会主角时,中国的前景不会暗无天日吧……“。 前天爬山的时候有两个八十年代的美眉,酷爱自行车运动,提起参加她们自行车俱乐部的90年代出生的晚辈,她们嘴角轻撇:”90年代的不行……“。

难道崇老抑新是中国文化固有的传统么?很少夸奖,面对无尽的批评指责是每一代中国人成长都必须面对的么?

自己也参加过类似的合唱,但现在回头看去,看到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拿到了北京2007马拉松的号码布

2007-mini

刚去妹妹家拿到。今年报的是半程马拉松,本来想报全程,结果准备过程中发生不少意外,弄得准备得很差,只好报了半程。今年的马拉松和往年改变不少, 发的前后号码牌四个角有了方便穿针的洞,贴在衣物包上的号码牌小了很多, 衣物包上有了专门放小号码牌的夹层。号码牌材质也变了,不再是棉布的,而是一种韧性很强的纸。三个号码后面都要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姓名,血型,住址,紧急联系电话等等。发的T恤也不再是白色棉T恤,而是Nike的排气透汗的黄色T恤。做为选手很满意这样的变化,就是T恤背后赞助商的商标刚好会被号码布完全遮盖住,不知道赞助商会不会满意。

这是自己参加的第六届北京马拉松了,回想前面参加的五届有点感慨万千, 第一届参加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就从此爱上了长跑。

今年春节过后没多久就开始按计划锻炼,不过选择的路线不太好,是在我们小区里跑,路线中有很多的起伏,跑着下坡对膝盖冲击很大,当时没注意,两个月后膝盖开始隐隐作痛。有了以前因为运动伤害而不能走路的教训,这次就特别小心,立刻停止了训练,在家静养。 过了一个多月感觉差不多了,去龙潭湖开始跑步。 从每天一圈,两个月后已经慢慢加量到每天4圈,每个星期休息1到两天。体重从年初最高的90公斤,慢慢减到了80公斤。当运动量开始增加到每天5圈的时候,髋关节又开始隐隐作痛,仿佛4年前。去医院一查,果然又是髋关节滑囊炎,还好这次不严重,不象4年前没经验,弄到走不动路才去看医生。检查时遇到一个很好的医生,就如何避免运动创伤给了很好的建议。 休息一个多月后,已经快7月下旬,年初做的计划全部泡汤,只能从头再来。不过这次有了经验,又在网上参考了别人的训练计划,制定了一个自认为颇为科学的计划,跑步,游泳,力量锻炼三者有机结合,心想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可没想到8月初去西安,山西转了一圈以后,回家就开始发烧,烧好不容易退了,又开始剧烈咳嗽,一查是气管炎。 治了半个月咳嗽依旧,一去查说是转成了咽炎,等到都彻底治好已经是9月了。可这时候脚底板下的瘊子又严重了,两年前去海军总医院做过痛得让人感觉生不如死的激光手术,不到半年就复发了,当时不痛不痒就没搭理。没想到现在开始严重起来,又痒又痛,而且有加快发展的趋势。 结果又开始了治疗,脚底下贴了一大堆的膏药,开头走路都痛。到了马拉松报名截止前,犹豫半天选了半程。前一阵脚下感觉差不多的时候,一看日历,离北京马拉松已经只有一个星期了。抱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心态,去龙潭湖跑了几次。跑得时候感觉浑身赘肉晃来晃去,一称体重:86公斤,拿冠军奖金看来是彻底没戏了。

虽然拿不到冠军,但希望大家看到背着1982号的大胖子的时候还是给加加油油啊。

对中医说两句

当年我吃过整整两年的中药,还吃过一年的偏方,期间还看过一些中医书(包括大学中医教材),看到很多人对中西医争论不休,忍不住也谈些自己的看法。中医有很多优缺点,被别人说过多次的,我就不重复了,这里谈谈大家说得比较少而又很重要的三个特点:

1.崇老

中医理论基本还是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推崇祖传秘方。 记得《大宅门》热播的时候中央台请一些人探讨中医,讨论时言必称祖宗们是怎么做的,满口的推崇,对现在充满鄙夷。 而西医在希波克拉底时代也是类似中医的草药,但人家在100多年前就抛弃掉了。后来的青霉素,到现在的基因疗法,可以说日新月异。

一个行业如果总是认为过去是更好的,推崇先人,把上前年前的理论奉为圭皋,而自己没有创新的勇气,很难让我相信这个行业会有发展,会有什么光明的将来

2.知识的传播极不通畅

西医的最新研究结果绝大多数都能见诸论文,在互联网,图书馆里都能免费的查到最新的西医论文。 所有研究者都以自己的论文被别人引用为荣,这样大家的知识得到充分的交流,每个西医研究都是站在全世界成千上万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前行,自然更容易获得突破。 而研究者的利益则通过专利制度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而在中医圈里,大家推崇的是秘方,一旦知道哪个药方有奇效,不是立刻公之于众与大家分享,而是千方百计不让别人知道,好保证自己独享利益。 传诸后世时还经常有传男不传女之类的习俗。这样每个新的中医研究者,他研究的基础基本还是上千年前的那几本医书,很多东西要自己从头琢磨。人家西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中医呢,要自己腿着前进,只会被越拉越远。

进入现代后,也能见到有中医的论文了,但几千年沉积下来的陋习还在这个行业中根深蒂固

3.缺乏量化指标

西医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会开一大堆的检查单,里面很多的量化指标,很多还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 而中医呢,望闻问切没有一个是可以准确量化的。吃药的时候,中药有量化了,标着几钱几两,可是中草药这种没有提纯的自然植物,往往随着产地,季节的差别,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存在着波动,这样就特别不利于中医的研究。 做过技术工作或研究工作的都知道,准确的量化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让你很快的把握一些细微的差别,从中发现问题, 发现改进的手段。而且有了这些量化指标,知识的分享也很简单,大家只要看数据即可。

一个中医医生号完脉给开个药房,病人好了,这个病例记录下来对其他医生的借鉴程度很可能远不如西医的病例。因为号脉之类主要是靠这个医生的感觉,其中的细微差别之处,仅通过脉“洪”,“细”,“沉”这些字是很难准确表达的。 可能这个医生通过这个病例又有了新的收获和发现,但他想分享这个收获就比起西医要难,因为那种号脉的准确感觉只有自己知道,要想非常准确的分享给其他医生比起分享西医化验单上的数字是难上很多。

这三个缺点感觉中医很难克服,让人沮丧的是也没看出任何要克服的迹象,因此我对它的将来很不乐观。

100% VS 99.9%

以前开发一个数据挖掘软件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如果要保证结果的100%准确,需要的计算量和数据量很大,而且规模随采样数据量的增长而线性增长,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几乎完全不可行。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后来在小马提醒下才恍然大悟,其实客户并没有要求100%精确,一定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立刻修改了算法,提供给用户误差率在正负0.1%以下的结果,这样计算量和数据量都减少很多,而且对采样数据量的增长不敏感,在极端情况下也完全能保持在可接受的规模。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说:“追求完美往往是通向好的最大敌人”,经过这件事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很多时候不用去痛苦地追求过分的完美,只要稍微退一小小步,立刻就会觉得海阔天空。

未来的过去

未来的过去指的就是现在,一直很感兴趣未来的人会如何看待我们这个时代。

历史上有很多当时的人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在现在看来是荒谬绝伦。比如女人的裹小脚,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中世纪欧洲烧死很多所谓女巫的行动。 历史上也有很多当时的人认为荒谬绝伦的人和事,在现在看来则是伟大和正确的。 比如梵高,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

现在这个时代在后人看来, 会有哪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正确的事被后人认为是荒谬不经, 而我们认为荒谬不经的事会被后世认为是理所当然呢?

过去的未来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科幻小说,当时杂七杂八看了不少,但现在有印象的好像就是《小灵通漫游未来》。现在回想起当时科幻小说里的假象,有不少现在已经实现了。

 

1. 一种手表,靠无线信号来校准时钟,永远是准的。 其实cdma手机的时钟,和gps设备上的时钟就有这个意思

2. 图书的缩微胶片查询。记得是《小灵通》里提到的,我在90年代初去专利局查资料的时候就是用的缩微胶片,现在随着电脑,光盘,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缩微胶片早就被淘汰了。

3. 可视电话。 各种im的视频聊天要比可视电话方便多了。

4. 电子报纸。现在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新浪的标题新闻,再翻翻google reader

5. 壁挂式的显示屏。 现在满商场的液晶和等离子电视。

6. 比人聪明的电脑。 如果就计算能力和国际象棋而论,电脑已经比人聪明多了,其他方面还差的远,可以说是实现了一小步分。

………………

 

还有更多的没有实现

1. 能住几万人的太空城,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估计50年内比较难实现。 现在的航天推进技术是不行的,必须有些革命性的技术出来才有可能。

2. 最让我向往的是一个小说里提到的类似鸟的衣服,外形是个很大的鸟,人可以打开拉链穿上,人就变成了一个自由飞翔的鸟。一直怀疑,是不是所有人在内心深处都有想成为飞鸟,自由飞翔的愿望。

3. 和人几乎一模一样的机器人。 小时候有一个阿童木和机器猫这样的朋友一直是俺的梦想。 日本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双腿直立行走,甚至跳舞,给人端茶递水。离梦想中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就是进步的速度比希望的慢了些。

4. 全息电影, 据说已经有一些实验性的全息电影出来了,但离当时想像的差很远。

………………

 

还有些则是当时的科幻小说都没有想到的

1. 互联网, 堪称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2. 搜索引擎,虽然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但它的伟大还是足以单列出来

………………

 

 

说说自己最希望未来发明出来的技术: 物体的运动就是有个出发点和目的地,还有中间的过程。而这个中间过程其实就是注入能量,驱动物体前进。 将来有没有可能,把物体中间移动的时间节省掉,只用给出发地的物体输入一定能量,再指定目的地后,物体就能在目的地突然出现呢?一直感觉距离的远近,其实只是感官感受到的, 很可能现有认知体系中很远的东西,其实没有那么远,甚至就在身边。 我们看到的在走两点间直线的运动,可能在另一个坐标系里是绕了一大圈。

 

 

欢迎大家补充